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宝典书屋 > 其他类型 > 激活系统:九龙夺嫡?都给我靠边衡顺李景源结局+番外小说

激活系统:九龙夺嫡?都给我靠边衡顺李景源结局+番外小说

骑虎仙人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在李景源发现太子庄猫腻时,系统便送上了新任务。新任务:太子庄私占案任务信息:染指太子私产,如藐视皇权。藐视皇权者,罪死!任务内容:太子庄管事太监欺上瞒下,勾结外人,私占太子庄田产,中饱私囊,罪无可赦。彻查太子庄私占案,所有涉案者皆斩。任务奖励:人才大礼包。接到新任务,李景源自然很兴奋,立马让罗网彻查太子庄。没成想牵扯出了李哲,他当时就有了借机打击李哲的想法。李景源合上秘册,脸色阴沉,对秘册上记录的内容不太满意:“这本秘册上记录的东西太少了,想要扳倒李哲还远远不够。赵高,王家王修远交给你了,务必把王家和李哲的秘密全部挖出来。”“殿下放心交给老奴。”……魏王府,李哲此时暴跳如雷,书房里的东西被砸的乱七八糟,旁边的仆人们匍匐在地,瑟瑟发抖...

主角:衡顺李景源   更新:2025-04-07 13:54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衡顺李景源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激活系统:九龙夺嫡?都给我靠边衡顺李景源结局+番外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骑虎仙人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在李景源发现太子庄猫腻时,系统便送上了新任务。新任务:太子庄私占案任务信息:染指太子私产,如藐视皇权。藐视皇权者,罪死!任务内容:太子庄管事太监欺上瞒下,勾结外人,私占太子庄田产,中饱私囊,罪无可赦。彻查太子庄私占案,所有涉案者皆斩。任务奖励:人才大礼包。接到新任务,李景源自然很兴奋,立马让罗网彻查太子庄。没成想牵扯出了李哲,他当时就有了借机打击李哲的想法。李景源合上秘册,脸色阴沉,对秘册上记录的内容不太满意:“这本秘册上记录的东西太少了,想要扳倒李哲还远远不够。赵高,王家王修远交给你了,务必把王家和李哲的秘密全部挖出来。”“殿下放心交给老奴。”……魏王府,李哲此时暴跳如雷,书房里的东西被砸的乱七八糟,旁边的仆人们匍匐在地,瑟瑟发抖...

《激活系统:九龙夺嫡?都给我靠边衡顺李景源结局+番外小说》精彩片段


在李景源发现太子庄猫腻时,系统便送上了新任务。

新任务:太子庄私占案

任务信息:染指太子私产,如藐视皇权。藐视皇权者,罪死!

任务内容:太子庄管事太监欺上瞒下,勾结外人,私占太子庄田产,中饱私囊,罪无可赦。彻查太子庄私占案,所有涉案者皆斩。

任务奖励:人才大礼包。

接到新任务,李景源自然很兴奋,立马让罗网彻查太子庄。没成想牵扯出了李哲,他当时就有了借机打击李哲的想法。

李景源合上秘册,脸色阴沉,对秘册上记录的内容不太满意:“这本秘册上记录的东西太少了,想要扳倒李哲还远远不够。赵高,王家王修远交给你了,务必把王家和李哲的秘密全部挖出来。”

“殿下放心交给老奴。”

……

魏王府,李哲此时暴跳如雷,书房里的东西被砸的乱七八糟,旁边的仆人们匍匐在地,瑟瑟发抖。

“王焕可是宗师境武夫啊,他怎么就这么轻易被杀了,开什么玩笑,荒谬!”

“他凭什么,他一个病入膏肓的废物,凭什么会有宗师境武夫效忠。”

李哲小胖脸气的通红,抓起桌子上一个砚台,怒摔出去,正巧砸在一个仆人头上。只一下就皮开肉绽,鲜血横流,一头栽倒在地,被砸晕了。

张怀安站在门口,神色平静,对房间里李哲的疯态充耳不闻,仿佛是司空见惯。

李哲发泄了十几分钟后,整理好衣服,从书房走了出来。发泄一通后,他的情绪总算稳住了。

“怀安先生,现在的情况对我们不妙啊,可有妙策让我扭转局势。”李哲沉声道。

“王修远现在落入太子手中,更是有宗师境武夫看守。现在想杀他,除非能请动两位宗师境武夫。”张怀安摇着扇子叹息道。

李哲小眼睛中闪过毒芒,他心里还真有这个想法。

“王爷,请首辅大人吧。王修远手里若真有王爷的证据,最迟明日早朝太子就会攻讦王爷,我们的时间不多了。”张怀安沉声道。

李哲不甘的点头:“去请,不,我自己过去。”

李哲这边刚准备离府,一个老太监恰巧登门。

“安公公,你怎么来了。”李哲脸色微变,来人正是衡顺帝身边四大太监之一的秉笔太监安言。

“陛下有旨,召魏王进宫见驾。”安言捏着嗓子道。

李哲眉头紧锁,忙问道:“安公公,父皇为何突然召我入宫?”

“奴才不知。”安言摇摇头,而后又小声说道:“锦衣卫高指挥使面见陛下后,陛下这才下旨召王爷入宫。”

李哲心里一咯噔,那就是因为今日之事了。他回头看了一眼张怀安,张怀安点点头道:“王爷交代的事情,我会办妥的。”

李哲心里一定,随后笑着道:“安公公,那便一起走吧。”

“王爷,请!”

……

傍晚时分,前往太子庄的虎卫军押着一干人等归来。也恰恰在这时候,衡顺帝身边的大太监孙盛登门。

“陛下有旨,召太子进宫。”孙公公口传圣喻。

李景源眉头一皱,有些疑惑:“孙公公,父皇为何突然召见我。”

孙公公摇摇头:“这我哪里知道,我们做奴才的,只听命行使,可不敢问太多。”

孙盛作为宦官之首,衡顺帝的贴身太监,怎么不知道缘由,他只是不想说而已。

李景源正想着时,孙公公突然小声提醒了一句:“魏王已经在宫中了。”

李景源眼睛不由得眯了起来:“多谢孙公公,孙公公稍等片刻,我去取样东西。”

李景源取了秘册以及王修远的口供后,跟着孙盛一同入宫。

刚到御书房,就看到跪在门外的李哲。眼下天寒地冻,屋外温度极低,以李哲的身板根本受不住,此刻身体蜷缩在一起,不停歪斜,冻得瑟瑟发抖。

李景源从他身边走过,还特意俯身看了他一眼:“这不是八弟,你缩在一起,像个球一样,我还没认出来。”

李哲眼神怨毒的盯着李景源:“你不要太得意。”

李景源哈哈一笑,没搭理他,停都不停的直接进了御书房。

李哲恶狠狠的盯着李景源背影:“你给我等着,今日之辱我一定会加倍奉还。”

衡顺帝一如往常的在批阅奏折,李景源进来时,衡顺帝也没抬头。

李景源躬身:“儿臣拜见父皇。”

衡顺帝没搭理,仿若没听到,自顾自的批阅奏折。

李景源眯着眼,这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。

他不再说话,站着一动不动。反正李哲跪在外面,衡顺帝拖得越久,最难受的是李哲,他乐的见此。

御书房一时间陷入诡异的安静,时间一长,气氛太过压抑,连孙公公都有些不自在。他不时看向李景源,李景源泰然自若,反而冲他微笑。

时间又过去一刻钟,衡顺帝终于放下朱笔,抬头看向李景源。

李景源立马拱手。

“高普向朕说了你那虎卫军的消息,你有什么想说的。”衡顺帝面无表情地道。

“虎卫军是儿臣招募而来,身世清白,底细干净,并无问题。”李景源认真说道。

衡顺帝眉头一皱,脸色有些不愉:“你那虎卫军全是入品武夫,为首将军典韦更是宗师境武夫,他还斩了王焕吧,这样的高手是你能招募而来的?”

“我乃大衡太子,大衡储君,终究会有人看得上我这太子名头。”李景源笑着道。

衡顺帝眼神一凝,死死盯着李景源:“朕倒是小瞧你了。”

“不敢,儿臣本来也只是想安安稳稳的活下去,太子之位儿臣早已没有眷念,坐与不坐儿臣都无意见,但奈何有人等不及啊。下毒、逼宫,致儿臣于死地。儿臣所行皆是保命。”李景源装作无奈,苦笑道。

衡顺帝沉默了,没有继续揪着虎卫军的话题说下去。

很快衡顺帝转到了另一个话题上:“王氏粮行侵占太子庄田产之事,朕已知晓,此事起因有一半在你用人不察。”

“是。”李景源没有反驳。

“太子庄所有知情人全部杀了,京都王氏粮行参与者全部杀了,太子庄这些年的损失都让王家补上,此事到此结束。”

衡顺帝要直接给这件事拍板钉钉,但李景源可不答应。好不容易抓到李哲的小辫子,她可不会轻易防守。

“王氏若只是私占儿臣田产,此事当到此结束,但王氏的罪不只是如此。”李景源当即跪地,认真道:“儿臣请参魏王李哲勾结太埠王氏,以运粮之便,偷运武器甲胄。”

李景源从怀中取出秘册和口供:“这是太埠王氏的秘册,上面清晰记着魏王偷运武器甲胄的记录。还有王修远的口供,人证物证俱在,请父皇严惩。”

衡顺帝脸色阴沉。

孙公公急忙走下高台,接过秘册和口供,摆在衡顺帝面前。

衡顺帝先看了口供,而后翻看起秘册。

衡顺帝看完秘册后,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:“朕知道了。”

李景源眉头一皱,继续说道:“魏王偷运武器铠甲,或有意谋反,儿臣担心父皇安危。”

衡顺帝猛地一拍御桌,打断了李景源的话,他冷冷的看着李景源:“朕说朕知道了。”

李景源心有不甘的低下头,衡顺帝明摆着在袒护李哲。

“儿臣知道了。”李景源纵有千般不甘,眼下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。

衡顺帝见到李景源服软,这才满意的收回目光,冷冷一哼。

李景源紧跟着又抬头,沉声道:“儿臣查到太埠王氏趁着今年寒冬,囤粮于仓,哄抬粮价,不顾大衡百姓生死。王氏已经有违衡元帝定下的粮道根本。儿臣请诛太埠王氏九族,让天下粮行永记粮道根本。”

衡顺帝脸色一沉,鹰目阴翳:“太埠王氏以及他所处粮盟干系重大,暂时不能动,此事朕自有注意,你就不用管了。”

李景源心情再次一沉,眼珠子一转,再次道:“秋鸣剑王焕无辜袭击东宫虎卫军,此行罪无可赦。

王焕所在宗门太秋宗近年来嚣张无度,多次无视朝廷法度,门内弟子手下频有命案,太秋宗已成我大衡毒瘤。

儿臣请奏马踏太秋宗,给大衡的江湖一次血的警告,让大衡的江湖都明白大衡是父皇的大衡。”

衡顺帝一挑眉,侧目看着李景源,思忖片刻后:“你不是组建了虎卫军吗,你想马踏太秋宗,就让你的虎卫军去做吧。”

“儿臣领命。”李景源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
“回你的东宫吧。”衡顺帝心烦意乱的摆摆手,不想再看到李景源。

李景源也如是。


皇宫,御书房。今夜依旧灯火通明,红烛熊熊燃烧。

与往日不同的是此时御书房中的气氛压抑,让人窒息。

殿内的太监宫女,除了孙公公外,全部跪在地上,根本不敢抬头。

衡顺帝穿着睡衣,身上套着一件貂绒大氅,看打扮像是刚起身。

他此刻在御桌前来回踱步,整张脸阴沉如水,不发一句话,只是目光时不时的看向门口,似乎在等待着什么。

“回禀陛下,锦衣卫指挥使高普求见。”一个太监连忙进来禀告。

“不见,让他跪在外面。”衡顺帝冷冷一甩手。

片刻后。

有一道黑影出现在御书房的角落阴影中。

衡顺帝见到此人,表情终于有了变化。

“所有人出去。”衡顺帝低沉发话,跪在地上的太监侍女如蒙大赦,匆匆忙忙离开御书房。

待到人都走完,角落处的黑影走了出来,正是暗卫首领暗一。

“确认了吗?”衡顺帝直接开口询问。

“确认了,确实是天象境,天象境初期的境界。没和他交手,无法判断他修炼的是什么武功。”暗一沉声道。

“天象境,天象境,他哪来的天象境武夫。”衡顺帝眉头皱的更深,语气也冷了几分。

他们此刻说的天象境武夫,正是赵高。

暗卫的宗师境巅峰高手夜探东宫,结果重伤收场,此事太严重了。暗一连夜通禀衡顺帝,将熟睡的衡顺帝叫起。

衡顺帝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些懵,他那势微二十年的病太子身边突然多出一位疑似天象境的大高手?

感觉跟开玩笑似的。

不过暗卫的报告就算再离谱,衡顺帝也会相信,因为暗卫绝不会背叛大衡皇帝。

衡顺帝立马让暗一亲自去一趟东宫确认赵高的实力以及来历。

这才有了开头一幕。

“问出他的身份了吗?”衡顺帝连忙问道。

“据他说是此前就是宫中太监,二十八年前毓秀宫案中受过熙皇后恩惠。如今入东宫,服侍太子是报答熙皇后当年恩情。”暗一将赵高所编造的身份说了出来。

“熙皇后。”提及这个名字,衡顺帝眼中闪过复杂之色。立马又恢复了阴冷:“你觉得他的话可信吗?”

“他确实是个太监,而且他的举止形态与孙公公相似,有可能真来自宫中。至于报恩一说,臣持怀疑态度。”暗一说道。

衡顺帝:“二十八年前的毓秀宫案,是你们二人负责的,你们还记得多少?”

二十八年前那场震动京都的毓秀宫案涉及三宫五院两千多人,受牵连被杀者达到一两万人,是衡顺帝登基以来第一个重案。

“当年陛下震怒,要杀光毓秀宫在内的三宫五院两千多人。但熙皇后不想陛下造太多杀孽,请求陛下宽恕了无辜被牵连者。毓秀宫案中有上千太监宫女因熙皇后而活命,后来他们被赶出皇宫,熙皇后见其可怜,又给他们发放了路费。当年那上千太监宫女皆对熙皇后感恩戴德。”

“至于赵高是不是当年被赶出皇宫的那批人就不得而知了,若是真的,报恩一说,倒也讲得通。”孙盛知道衡顺帝想问什么,直接说了。

“哦?”衡顺帝挑了挑眉,没有说话。

暗一说道:“当年离宫的上千人中大概有一半的太监,他们离宫之后,去向不明。而且毓秀宫案牵扯到那位,案件结束后,陛下下令销毁了所有卷宗。据今二十八年了,宫中不一定保留他们的信息,想要确定他的身份很难。”

衡顺帝:“难,也要查。”

“是,暗卫会全力调查。”

衡顺帝摆摆手,暗一消失了,御书房只剩下衡顺帝和孙公公二人。

衡顺帝沉寂无言,御书房内落针可闻。

“天象境啊,这等人物已明心见性,说谎的可能性倒不大,朕这太子好运啊。”衡顺帝喃喃道。

“赵高、典韦,天象、宗师。东宫居然又起势了,朕这一局出现变数了。”

孙公公躬身,满含深意的道:“陛下是执棋者,旁人不过是棋子。棋子再变,终究跳脱不出棋盘。陛下这一局大势已起,不可改,小势变了也无用。”

衡顺帝哈哈大笑,心情好了很多:“老东西,你也有看准的时候啊。”

“朕这一局,以天下做棋盘,以人心入局,众生皆为棋子。一个天象境还改不了大势。”衡顺帝说着,整个人锐利起来,神色自信,尽显帝王霸气。

“只是太子,终究不是朕的选择。”这一声叹息,让孙公公头皮一紧,低下头,不敢去听。

“老东西,你说朕这太子是不是藏拙了。此前病养东宫,不理朝政。现在却锋芒如刀剑,锐利的很呐。”衡顺帝突然问道。

孙公公小心翼翼回道:“许是走了一趟鬼门关,性格大变。”

衡顺帝有些不满他的回答:“哼,朕看是那天象、宗师给了他底气吧。”

孙公公擦了擦额头冷汗,连忙应是。

“朕对太子还是有一些愧疚的。”衡顺帝又幽幽一句,让孙公公的心有些凌乱。

帝王心思太难猜了。

衡顺帝好似想通了一些事情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:“性格大变也好,藏拙也罢。许他在这棋盘上试试,能不能改皆看他的本事。”

衡顺帝起身,拿起桌上御笔,在御纸上大笔一挥,落下了一个字。

孙公公凑过去看了一眼,写的正是改字。连忙谄媚道:“陛下这字写的,笔法苍劲有力,怕是颜思白也比不上。”

“朕这笔法可不敢和颜思白相比,但他的字比不上朕。”衡顺帝自信道。

孙公公连忙道:“颜思白常说观字可看人。陛下这字霸气尽显,区区一个颜思白,岂有陛下气吞天下的帝王霸气。”

衡顺帝笑骂道:“哈哈哈哈,老东西会说话。”

“把这字送给高普,让他跪在天明。”衡顺帝眼中寒光一闪,冷冷开口。

“是。”

“摆驾回宫。”

孙公公小心的收起御纸,走出御书房。

大殿之外,高普跪在那里,一动不动。

“高指挥使,这是陛下赐你的字。”孙公公摊开御纸,让他看的清楚。

高普看了一眼,眉头紧皱,拱手问道:“敢问高公公,这改字是何意。”

孙公公有所深意的提醒:“锦衣卫的表现让陛下很失望啊,高指挥使,锦衣卫是陛下的锦衣卫。若不是了,那锦衣卫就没有存在的必要。”

高普吓得连忙磕头:“锦衣卫永远是陛下的锦衣卫。”

“陛下让你跪到天明,你可明白陛下意思。”孙公公又说道。

“臣明白,臣叩谢陛下圣恩。”高普立马朝着御书房叩首。

这一跪是对高普办事不利的处罚,同样也原谅了高普的失察失职之罪。

“陛下知道你的忠心,高指挥使可千万不要让陛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。”

“多谢孙公公提醒,高某感激不尽。”

“孙公公,不知陛下对东宫是什么态度。”

孙公公脸上笑容立马消失:“高指挥使,我们做奴才的,做好份内事就行。千万不要试图揣测帝心。试图揣测帝心的,都不会有好下场的。”

高普心一紧,连忙道:“是是是,多谢孙公公提醒,日后又用得着高某的地方,高某必全力以赴。”

孙公公默然点头,转身离去。

高普沉默的看着手中的御纸上的改字许久,又抬头看了一眼暗下去的御书房,默默地将御纸折叠好,塞进内衣中。

低下头,默然跪着,依稀还听到几句模糊不清的低喃。

“锦衣卫、东宫、太子……”


从李景源失势后,吕兴巢逐渐疏远李景源,常常以以各种理由不来东宫。

李景源挑眉:“杀我不成,便改用文刀吗,有点意思。”

“城门口人多口杂,这太子少师在这里拦路,怕是来者不善,需要将他悄悄带走吗?”赵高说道。

李景源摇摇头:“不用,此时将他带走,京都那些人还以为我怕了这位太子少师,我马踏太秋宗打出的气势可就要腰斩了。”

李景源轻笑道:“走,见见这位太子少师。”

虎卫军让出一条路,马车悠悠地来到城门口。

赵高掀开车帘,李景源走了出来,目光落在城门口,年逾半百的吕兴巢穿着太子少师官袍立在当中。

身上浩然正气流动,风雪不加身,形象上看着却有几分儒士风采。

李景源摇摇头:“这种人居然是儒家三品,这儒家啊,真不好说。”

此刻吕兴巢背负双手,仰首挺胸,意气风发,志得意满。

他很喜欢出风头,人越多时他越兴奋。

他此时已经开始浮想联翩,想到明日京都会流传着他吕兴巢一人阻挡千骑,不畏权势规劝太子的传奇故事,有可能成为一段佳话。

甚至想到,此事结束后,如何和好友们吹嘘。

来的时候,他的好友们劝说他不要冲动,说太子已经不一样,不该让太子在人前受窘,真要劝谏应当私下去东宫。

但他们哪知道不在大庭广众下,又怎么会有人知道他吕兴巢的良苦用心,又怎么能让他吕兴巢名传大衡。

不一样,能不一样到哪里去。

吕兴巢对李景源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,还认为李景源是那个尊师重道、循规蹈矩,以及有些怂的太子。

况且今日他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而来,行劝谏之事,又特地宣扬的人尽皆知。他不相信李景源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敢对他做出过分举动。

就算事后太子要追究,他也不怕。太子无权无势,拿他这个国子监博士也没办法。

想到此处,他昂首挺胸,整个人又精神了几分。

李景源下了马车,慢悠悠的走过去。

吕兴巢见到李景源,先是一喜,李景源那张苍白的脸,还是以前的羸弱样子,没什么变化。

没什么变化好啊。

他清了清嗓子,准备拿着态度说话。

李景源抢先开口:“吕兴巢,你为何在此拦本宫入城?”

吕兴巢脸色一沉,李景源的态度让吕兴巢感觉不对劲,换做以前,李景源见到他,第一件事就是以师礼问候。

今日不但不见礼,又直呼他名字。

吕兴巢有些不爽,心里冷哼一声,打算今日好好的教训一番李景源。

吕兴巢先是向李景源一拱手,将礼节做足,而后大声朗道:“臣听闻殿下血屠太秋宗,杀的太秋宗无一活口,就连老幼都没放过,此事当真?”

李景源淡淡道:“你亲眼见了?”

吕兴巢一愣,不过他反应也快,立马道:“有人路过太秋山,看到了京观,见到了尸林,还能有假?”

李景源再次道:“本宫问你亲眼见到了吗?”

“我虽没亲眼见到……”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,李景源脸色冰冷:“你身为三品儒士,难道没读过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这句大儒名言吗?”

“哼,没亲眼见过,就敢在京都城门口,大庭广众下,质问大衡储君。吕兴巢,你这般行举妄为国子监博士,妄为太子少师。”

吕兴巢嘴唇哆嗦,被怼的竟一时间说不出话来。但此人脸皮极厚,立马调整心态。


李景源冷哼一声: “儒家啊,自古以来都是无冕之王。哼,让罗网找到蹦跶最欢的那几个,找个合适的机会,给他们设个局,将这些人一网打尽。”

“是殿下。”

李景源冷哼一声:“儒家,儒家,即是安世之本,也是乱世之因。我要坐这天下,儒家必是最大阻碍,早晚要从头给他们筛一遍。”

“儒家是一把安天下的刀,当这把刀朝向自己的时候,就该毁掉重铸。”赵高阴冷道,作为始皇帝的贴身太监,亲历过焚书坑儒,他太清楚儒家的坏了。

李景源目光微闪,若儒家非要拦自己的路,他不介意学学老祖宗,焚书坑儒也不是不行。

……

翌日,李景源一早就起来了,宫门一开,他便迫不及待去了藏书楼。

藏书楼坐落在皇宫深处,从外面看和普通的宫苑差不多。但防卫森严程度连衡顺帝的寝宫都比不了。

院外就驻扎着一支两千人禁卫军,这支禁卫军是从数万禁卫军中精挑细选而出的精锐,最低都是七品武夫,最强者是一位宗师后期的神射手,其战力不输虎卫军。

这支禁卫军日夜巡逻,五米就是一个岗哨,十米一个暗哨,连只苍蝇都休想飞进去。

藏书楼周围更是布下了重重机关陷阱,据说还是墨家所造。

曾经就有宗师境飞天大盗,想要偷入藏书楼。他以易容手段骗过禁卫军,进入了院内。只是连藏书楼大门都没摸到,被机关连弩射成了马蜂窝。

“太子殿下,藏书楼大院中机关重重,太过危险,由老奴带您进去。”负责管理藏书楼庭院的老太监,亲自带着李景源沿着园中青石路,穿过大院。

李景源左右打量着院落,左右两侧是花园、池塘、凉亭、假山……很普通,这样的宫苑在皇宫大内中多的是。

“这院落看着很普通嘛,这里面真藏着厉害机关?”

“回殿下,机关陷阱本就藏于暗处。若是能一眼看到机关所在,那也就没用了。”老太监说道。

“倒也是,本宫听说曾经有一位宗师后期的飞天大盗被这里的机关射杀,是不是真的?

典韦如虎入羊群,无人能挡。双戟乱舞,一个个太秋宗弟子被掀飞砸死。如蛮牛,横冲直撞,将太秋宗队伍轻而易举凿穿。

“师傅,救我。”贺良龙的一个徒弟被典韦一戟砸飞,受了典韦一戟,侥幸没死。他神色惊恐,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向贺良龙,大声呼救,想要贺良龙出手。

可典韦已经过来了,一脚踏踏碎了他的脊骨,脚掌碾动,将脏器全部震碎。

他死亡之前的眼神充满了绝望,直勾勾地眼神,死不瞑目的盯着贺良龙。

典韦抬起大戟指着贺良龙:“你的弟子好像很不舍得你,我送你下去,让你们师徒团聚。”

贺良龙眼中杀意沸动,默默的拔出了宝剑。

“他交给我,诸位动手吧。”贺良龙一步跨出,手中长剑舞动,伴随着漫天枯黄树叶而出,卷向典韦。

他的剑招与秋鸣剑王焕如出一辙,但气势上要强上许多。

这是太秋宗的镇派武学叫太秋剑法,据说传自两百年前绝世剑仙叶仙舟。

绝世剑仙叶仙舟观四时变化,明四季更替,悟得四季真意,而创出了绝顶剑法四季剑诀。

武夫破入天象需明己见性,参悟真意。这真意便是武夫毕生修行的道,绝大多数武夫能悟得一道真意便是大机缘,大造化了。

而这位叶仙舟天资绝顶,还未入天象,在宗师境就感悟出春夏秋冬四种真意,这每一种真意修炼至臻都可入先天第四境不朽境。

叶仙舟以四季剑意创出四季剑诀,而后问剑天下,第一战便以宗师境败了天象境剑仙,名动天下。

而后破入天象境,直接天象境无敌,他的四季剑诀更是被流传为神品剑法。

叶仙舟无敌天下,无人可问剑,他便去了遥远的昆仑。挑战当时的号称天上仙人转世的天下第一剑仙:昆仑剑仙姜白眉

据说叶仙舟此生只有一败,这一败便是败在了昆仑。

此后叶仙舟便销声匿迹了,有人说他死在了昆仑剑仙剑下,也有人说他在闭死关,不破第四境绝不出关。

反正世上再无他的踪影。

太秋宗的太秋剑法源自四季剑法中的秋字诀,不过只是残卷。太秋宗祖师以此残卷创出了如今的太秋剑法。

即便是以残卷所创,太秋剑法的品级也跻身入地品,可想而知完整般的四季剑诀有多强。

贺良龙是宗师中期境界,一手太秋剑法更是精深老道,不是王焕可比。典韦不爆种的情况下,最多打个平手。

“我儿你在天之灵看着,爹为你报仇了。”王建狠戾的目光仿佛穿过虎卫军,看到了李景源。他早就按耐不住了,身上宗师气息一瞬间爆发出来。

“杀。”

王建飞奔而出,一道白影刹那间出现在前方。而后对方出剑了,王建看到一道强盛的寒光在眼中绽放而开,双眼不由得眯起。

冰冷空气迅速被切割划开,快如闪电般抹过了他的头颅。

王建只觉得一阵的天旋地转,而后恍惚间看到了自己的身子,只是没了脑袋。

一声沉闷的撞击,大好头颅在地上翻滚了几圈,狰狞的表情僵在脸上,瞪大的双眼带着不可置信的恐惧,他死不瞑目。

宗师境武夫,一照面就被斩掉了头颅。

出手的是掩日。

王建虽然是宗师境,但不过刚刚突破,境界都没有稳固,估计连正常的宗师初期都打不过,更别谈出手的是宗师后期的天字杀手掩日。

“漂亮,这一剑当真干脆,不愧是天字级杀手。”李景源见着掩日出手如此干脆利落,真心赞叹道。

“掩日剑法本就诡谲,配合他的掩日剑,宗师初期根本逃不脱那一剑的锋芒。”赵高笑道。

“掩日剑法,啧啧啧,确实厉害。”李景源见识过掩日的剑法,他的剑法非常诡谲,以剑光直射人眼,封闭视野。而后迅雷般出剑,一招之间便可断生死。

掩日看都没看王建人头一眼,目光锁定了人群中的那位小宗师彭岳武。

王建出手就被杀,这一幕吓到了所有人,无人不感觉到恐惧。

眼见掩日冲着自己而来,彭岳武彻底慌张、惊恐了。握住一口五环大刀,置于身前,同时大喊道:“我不是太秋宗的人,我无意和太子为敌,都是贺良龙诓骗我等前来,我可以立刻离开。”

掩日动作不停,根本不听解释,今日在场的人都得死。

又是一剑,彭岳武身首异处。

他一人一剑,一剑一人就杀的太秋宗高层还有那十几个江湖人士崩溃。

一个个罗网杀手突然出现,杀向了溃败的太秋宗高层,很快便屠了个干净。

轰!

王建被杀,彭岳武被杀,让贺良龙一瞬间分神,被典韦抓住机会。一戟砸飞,蛮横暴力冲的他气血翻腾,吐出一口血水。

典韦身上燃起淡淡的血色煞气,宛如疯魔斩神一般,持戟而来:“面对我,你还敢分神。”

典韦双戟横空,两道巨大戟影先后砸来。

贺良龙大惊失色,咬破舌尖,强迫自己专注精神。爆发全力,挡住了这势大力沉的两戟。

虎卫军齐步上前,最前排最壮的虎卫手持盾牌,以蛮力将太秋宗弟子们冲散,分割出一个个小战场,不断缩小范围。在狭小的范围内,他们难以灵活施展剑法。而后铁盾如墙推进,钢刀切肉断骨,是一面倒的屠杀。

惨叫声、打斗声此起彼伏,响彻山林,让寂静的凛冬多了些喧闹。

太秋宗弟子被杀的心神击溃,无心恋战,惊慌失措的四下逃窜,试图逃脱死亡。

有些运气不错的逃过围剿,借着熟悉地形的优势从练武场跳下,钻入山林。

但此山早已被罗网封锁,他们无路可逃,一一被罗网杀手锁定,割喉。

不到十分钟,上千人被屠了个干净,尸横遍地,惨不忍睹,血水将练武场染成了鲜红色。

最后广场上只剩下典韦在大战贺良龙。

虎卫军散在四周,让开了场地,让两人有足够的空间战斗。

罗网杀手从太秋宗内拿来一张椅子,李景源坐在椅子上兴致勃勃的看着。

之所以没让虎卫军和罗网杀手插手典韦和贺良龙的大战,是在磨练典韦,让典韦以战养势。

“赵高,你还别说,贺良龙这太秋剑法确实有些精妙。”李景源看着那密不透风的剑网、漫天卷动的剑风,真心称赞起来。

“确有独到之处,只是以四季剑诀中残缺的秋字诀便能创造出这门入地品的太秋剑法,太秋宗那位祖师也是人物。”赵高看的更透彻。

“他已悟得一丝悲秋之意,若是有人稍加指点,将来是有机会成就宗师巅峰。”

李景源摇头道:“这样的人物杀了有点可惜。”

“老奴倒觉得不可惜,能为典将军磨刀养势,他死得其所。”赵高淡淡道。

“说的在理。”李景源哈哈大笑起来。

赵高突然提醒:“殿下,看好了,典将军的气势已达到巅峰,贺良龙也准备最后一剑。接下来要分胜负了。”

李景源定睛看去,典韦身上的兵戈煞气化为实质猩红,隐有虎啸震吼,睥睨霸道。

“老去悲秋萧瑟,冬来寒意凄凉。”贺良龙怒吼着,一剑出,卷起漫天风雪,广场温度一降再降,青石地板瞬息结冰。

这风是剑气,这雪是剑气,这寒亦是剑气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