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现在最关注的事,还是江南平叛之事。
“回来了,老爷和少爷下值回来了!”
屋外响起丫鬟绿蒲急急忙忙的声音,她打从申时三刻就被姜瑶光派去门口盯着,一见到家中大人回来,就忙来禀报。
姜瑶光闻言,“咻”得从榻边坐起,大步就往外去。
“哎呀,你这丫头,慢点——”
徐氏也想知道朝廷任命,刚要去追女儿,余光瞥见儿媳妇也要起来,立马转了过去:“婉娘你可别乱动,老实坐着,待会儿我就叫云承来陪你。”
白氏有些不好意思,道:“母亲,我没事的……”
自从前两日开始,婆母好像格外紧张她的肚子,就好似她是件极易碎的琉璃般。
可她这会儿才不到两个月,都没显怀呢,哪用得着这么紧张。
徐氏却是从女儿口中得知,梦中儿媳肚里这孩子没留住,于是这次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。
“婉娘听话,为了孩子好,你就在院里歇着。”
徐氏温声哄着儿媳:“外头的事,有我和你公公商量着呢,不用你操心。”
婆母这般温柔和蔼,白氏只好坐了回去,赧然笑道:“媳妇都听母亲的。”
徐氏这才放心,又交代了白氏的丫鬟一番,方才追着姜瑶光去了前院。
暮色如砚中渐洇的墨,将天青色的蚕丝窗纱染作烟紫色。
白氏斜倚在窗前,纤细的指尖轻轻搭在尚且平坦的小腹上,柔婉的眉眼间泛起一丝母性温柔的浅笑。
孩子呀孩子,你可得好好长大,全家人都盼着你顺利落地呢。
暮色沉沉,霞光在西边燃得正烈。
徐氏这厢才匆匆赶到前院,就听到厅中传来女儿一声难以置信的惊呼:“这怎么行!”
徐氏心口一跳,这是怎么了?
登时再不敢耽误,匆匆忙忙跨进厅内。
就见正厅之上,姜守义一身红色绣虎纹的武将官袍还没脱,大马金刀坐在上座,长子姜云承一袭蓝色毂纱官袍坐在左侧,长女姜瑶光则是单手牢牢抓着木椅扶手,两道漂亮的柳眉拧成个紧紧的川字。
厅中的下人早已被屏退,徐氏便也抬手,示意身后的刘嬷嬷退下,这才提步入入内:“这是怎么了?”
姜守义抿唇不语。
姜瑶光还死死拧着眉,也不说话。
倒是姜云承摸了摸下巴,觉得妹妹这个反应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。
他起身边迎了徐氏,边解释道:“陛下下令,派父亲领兵前往江南平叛,父亲应下了,不日就要启程。”
这话一出,徐氏也吃了一惊,不解地看了自家夫君一眼,但也很快从长子的话里听出一丝不同。
“你不去吗?”徐氏问。
“陛下原本要点儿子为副将的,但父亲以婉娘有孕,家中需有个男人照应为由,替我辞了。陛下便改派钱超那小子为副将,大太监刘江为监军,随军一同南下。”
说实话,姜云承挺想去江南平叛的。
毕竟对武将来说,在战场上方能体现他们的价值,建功立业。
但今日入宫前,父亲特地交代了他:“妇人怀孕产子是过鬼门关,你媳妇儿这是头胎,此去江南也指不定什么时候能回来,你这做夫君的,还是踏踏实实陪在她身边。战场上的事还有你老子顶着,用不着咱们父子俩都出去。”
姜云承想想也是这么个理,便一应都听了姜守义的安排。
徐氏这边听到长子这次不去江南了,悬着的心弦也放松了一根,再看厅上父女俩绷着脸的模样,她拍拍姜云承的胳膊:“你妹妹这是担心你父亲呢,没事的,你先回后院陪婉娘吧。”